斯洛伐克,这个位于欧洲边缘的小国,曾经鲜为人知。在足球的世界里,斯洛伐克却有着令人瞩目的战绩。从2002年首次参加世界杯至今,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已经取得了500场胜利的辉煌成绩。本文将带您走进斯洛伐克足球的辉煌历程,感受这个国家在足球领域的崛起之路。
一、斯洛伐克足球的崛起之路
1. 从捷克分裂而来
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的前身是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在分裂后的第一场比赛中,斯洛伐克队以2-0战胜了捷克队,宣告了斯洛伐克足球的独立。
| 时间 | 比赛结果 | 对手 |
|---|---|---|
| 1993年9月5日 | 2-0 | 捷克 |
| 1993年10月5日 | 2-0 | 捷克 |
2. 世界杯首秀
2002年,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虽然最终未能小组出线,但他们在小组赛中1-0战胜了强大的美国队,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的一个亮点。
| 时间 | 比赛结果 | 对手 |
|---|---|---|
| 2002年6月4日 | 1-0 | 美国 |
3. 欧洲杯之旅
2016年,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首次参加欧洲杯。他们在小组赛中2-1战胜了英格兰队,成为该届欧洲杯的亮点之一。
| 时间 | 比赛结果 | 对手 |
|---|---|---|
| 2016年6月16日 | 2-1 | 英格兰 |
二、斯洛伐克足球的辉煌战绩
自2002年首次参加世界杯以来,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取得了500场胜利的辉煌成绩。以下是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的一些重要胜利:
| 时间 | 比赛结果 | 对手 |
|---|---|---|
| 2002年6月2日 | 1-0 | 阿根廷 |
| 2006年6月13日 | 2-1 | 捷克 |
| 2010年6月18日 | 1-0 | 葡萄牙 |
| 2014年6月22日 | 2-1 | 阿尔及利亚 |
| 2018年6月23日 | 2-0 | 巴拿马 |
三、斯洛伐克足球的未来展望
斯洛伐克足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望未来,斯洛伐克足球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1. 加强青训体系
斯洛伐克足球要继续保持辉煌,就必须加强青训体系。通过培养更多优秀球员,为国家队输送新鲜血液。
2. 提高联赛水平
提高斯洛伐克国内联赛的水平,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球员前来踢球,提升球队整体实力。
3. 积极参与国际大赛
积极参与国际大赛,提高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斯洛伐克足球的崛起之路充满艰辛,但他们的辉煌战绩却令人瞩目。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斯洛伐克足球将继续创造更多辉煌。
德国对斯洛伐克历史战绩
1526年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斐迪南一世继承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王位,兼并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大部地区。1617年狂热的天主教徒、奥地利斯捷里亚公爵斐迪南为捷克国王,次年,他禁止布拉格新教徒集会,引起捷克人民起义。图伦伯爵组成临时政府,捷克暂时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619年,捷克国会选举巴拉丁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为国王。1620年,捷克和巴拉丁联军在白山战役中失败。斐迪南复位,残暴迫害捷克人民,强迫居民改奉天主教,焚毁捷克文书籍,德语成为国语。捷克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行省。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捷克斯洛伐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所发展。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强制农奴每周服役3天。1775年3月捷克农民起义遍及捷克北部、东北部及摩拉维亚。农奴袭击贵族城堡,向布拉格进军。8月起义被镇压。但迫使约瑟夫二世于1781年11月 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诏令。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纺织、机械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使波希米亚进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新生的民族知识分子阶层致力于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在法国二月革命、维也纳五月起义(见欧洲1848年革命)的影响下,1848年 6月10日,布拉格的大学生要求撤走奥地利军队。12日,学生、工人、市民举行示威游行遭枪击,引发起义。17日起义被镇压。奥地利当局不得不废除劳役制。这标志着捷克进入资本主义的新时期。
奥匈帝国时期
编辑
1867年,奥地利政府与匈牙利国会达成协定,把统一的奥地利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从此,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处于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经济发展缓慢。从70年代始,捷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壮大。1878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在捷克成立。19世纪末期,由于改良主义渗透到该党内部,党逐步走上机会主义道路。
共和国时期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要求建立独立的、统一的国家。1916年,T.G.马萨里克在国外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民族会议。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同年10月14日,捷克工人举行总罢工,迫于人民的压力,10月28日资产阶级控制的全国委员会宣布成立共和国,马萨里克当选第一任总统。1919年初期,东欧出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6月16日,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在普雷绍夫宣告诞生,实行企业、银行和土地国有化,并赋予劳动人民以选举权及其他民主权利,7月初为资产阶级政府和外国武装干涉者所镇压。1921年5月,社会民主工党左派联合其他马克思主义小组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捷克斯洛伐克,工人运动高涨。A.希特勒利用“苏台德德意志党”作为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具。捷政府妥协退让,接受了慕尼黑会议的决定。1938年10~11月,德军占领苏台德区。次年3月,德国出兵占领并肢解了捷全部领土。前总统E.贝奈斯逃亡英国组织流亡政府。捷共成立中央民族革命委员会,开展游击抵抗运动。1943年12月,捷共领导人K.哥特瓦尔德与捷流亡政府达成在战后成立民族阵线政府的协议。1944年8月29日,斯洛伐克爆发了反希特勒的民族起义,解放了1/3的国土。1945年4月捷共制定了《科息斯纲领》,成立了以Z.费林格为总理的民族阵线联合政府。5月初,布拉格起义爆发,5月9日配合苏联红军解放布拉格,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为一个人民共和国。1946年5月29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成立了以哥特瓦尔德为总理的联合政府,E.贝奈斯任总统。政府没收了外国资本家和卖国贼的财产,颁布了工业、银行和私人保险公司的国有化的法令;没收了外国占领者的土地;颁布第 1个土地改革法令。1948年,联合政府中的资产阶级右派势力制造捷克二月事件,企图推翻人民民主制度。工人阶级在捷共的领导下挫败了这一阴谋。政府颁布了第 2个土改法,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大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残余。1948年5月9日,制宪议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其性质是人民民主国家,以保证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哥特瓦尔德当选为总统。1949年10月6日,同中国建交。
诺曼底登陆战具体数据
诺曼底登陆战役日期:1944年6月6日- 1944年8月25日地点:法国诺曼底行动代号:海王行动参战方: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纳粹德国战区地图诺曼底登陆位置图
指挥官盟军: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司令)阿瑟·威廉·特德(副司令)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参谋长)伯纳德·劳·蒙哥马利(陆军)伯特伦·拉姆齐(海军)特拉福德·利-马洛里(空军)奥马尔·布拉德利(美国第1集团军)米利·邓普赛(英国第2集团军)邓肯·格雷尼姆(加拿大第1集团军)德军: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西线总司令)埃尔温·隆美尔(B集团军)弗雷德里希·多尔曼(第7集团军)双方兵力:盟军:2,876,000(7月25日)德军:1,380,000(7月23日)伤亡美国: 29,000人阵亡, 101,600人受伤或失踪;英国: 11,000人阵亡, 54,000人受伤或失踪;加拿大: 5,000人阵亡, 13,000人受伤或失踪;法国: 12,200平民死亡或失踪德国:23,019人阵亡, 67,060人受伤,198,616人失踪或被俘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只有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宝剑海滩宝剑海滩(Sword Beach)紧邻奥恩河口(Orne)的兀斯特罕港(Ouistreham),是「大君主作战」(Operation Overlord)五个抢滩地中,最东边的一个海滩,而法国北部的航运中心康城(Caen),便位于海滩南边9英里处。从宝剑滩东边登陆的英军部队在抢滩后,很快地便击溃德军轻装步兵的火力,并于午后与先前空降内陆的伞兵部队会合。但从宝剑滩西边登陆的英军,则遭到德军第21师坦克部队的顽强抵抗,无法顺利与从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的加拿大部队会师。双方一直激战至黄昏后,盟军才成功击退德军的装甲部队。当天登陆的29,000名英军中,伤亡人数仅有630人。朱诺海滩以库赛叶栩美(Courseulles-sur-Mer)港为中心向两侧伸展的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区,宽约6英里,德军的轻装步兵便部署于海滩沙丘后方的村落中,这样的地形优势对必须穿越沙丘进攻的盟军部队而言,是极大的威胁。登陆作战一开始便极为惨烈,有三分之一的盟军登陆艇惨遭德军的水雷和障碍物摧毁。加拿大的攻击部队虽然很轻易地越过沙滩,却在沙丘前遭到德军火力无情的攻击,使得首波进攻部队的伤亡率高达50%。接近中午时分,加拿大部队才占领了沿岸的城镇,向内陆挺进,并与来自黄金海滩的英军会师。参与裘诺登陆战的官兵共21,400名,伤亡人数则为1,200人。黄金海滩黄金海滩(Gold Beach)是整个登陆行动的中心点,登陆的时间则比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的登陆行动晚了一个小时。由于涨潮和海相不佳的缘故,盟军无法彻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碍物,这也使得想迅速抢上滩头的英军陷入苦战。德军在滨海小城利维拉(La Riviere)和阿梅尔(Le Hamel)部署重兵防守,还在离海岸500公尺的内陆设置了四门155毫米的重炮,直接瞄准海岸。英军在皇家海军艾杰克斯号(HMS Ajax)的强力炮火轰击下,终于摧毁这四门重炮,压制了德军的防卫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军顺利登陆,并迫使防守的纳粹部队往内陆撤退6英里。英军仅有400名官兵伤亡。奥马哈海滩奥马哈海滩(Omaha Beach)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海滩。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因此又称“血腥奥马哈”。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开始那一段经典的战争场面就取材自奥马哈海滩。奥马哈海滩全长6.4公里,海岸多为30几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难攻。这里的登陆作战任务由美军第九军承担。盟军由于情报有误,认为这里的德军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多是后备役人员,没有装甲车辆,战斗力很差。而实际上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可惜直到登陆部队出发后盟军情报机关才找到352师的下落。登陆当天天气状况极端恶劣,盟军在登陆前就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在登陆艇上的官兵多为晕船和湿冷所苦,还没到达作战地点就基本精疲力尽了。登陆作战开始后也非常不顺,海滩西段预备的32辆水陆坦克中有27辆刚一下海就因风浪过大而沉没,幸存的5辆坦克中还有2辆很快被德军炮火炸毁。由于潮汐影响和秩序混乱,登陆的美军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点,大批士兵挤在滩头任凭德军炮火攻击。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军没有一名士兵在西段冲上海滩,在东段也仅仅占领了9米宽的一段海滩,登陆行动几乎完全失败。然而美国海军为奥马哈海滩带来了转机。由于海滩登陆部队长时间没有任何联络传来,海军指挥官意识到奥马哈海滩上的形势可能已经极为严峻,于是17艘驱逐舰不顾触雷、搁浅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险,前进至距海滩仅730米处,在近距离为登陆美军进行火力支援。而美军的敢死队此时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结果发现所谓155mm海岸炮居然是电线杆伪装的。没了后顾之忧的海军肆无忌惮地向德军据点倾泻炮弹,先前被堵在海滩上的美军也在精锐部队第一师的带领下开始冲锋。中午时分登陆部队第二梯队提前登陆。而在空军的指引下,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始对岸射击,德军的防御至此基本崩溃。天黑时美军正式登陆成功,第五军军部上岸并开设了指挥所。军长罗杰少将上陆后立刻发电报给布莱德利:“感谢上帝缔造了美国海军。”犹他海滩犹他海滩(Utah Beach)位于卡伦坦(Carentan)湾的西侧,是一处宽约3英里、被覆着低矮沙丘的沙滩。盟军实际登陆的地点,虽然比预定地往东偏了一英里,不过还好德军在登陆点部署的兵力并不多。攻击行动展开后,仅仅三小时内,盟军部队就跨越了滩头,掌控了沿海的公路;当天中午之前,登陆部队便与五小时前空降于敌后的空降部队碰头;而到了当天午夜,盟军不但已成功达成此次登陆预订的作战目标,更向内陆推进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陆作战中,犹他滩登陆是伤亡人数最少的一场战役,23,000名官兵中,仅有197名伤亡人员。
编辑本段德军反应
在D-DAY组织反击只有第21装甲师,可是师长不在指挥岗位,参谋长无权调动集结部队,他只好将手上仅德国装甲部队
有的24辆四号坦克派去攻击卡昂以东的英军。因为仓促出动,准备不足,加上没有步兵伴随支持,被英军轻而易举击退。当天下午,师长费希丁格赶回师部,集结所属部队向朱诺海滩和剑海滩之间的卢克镇发动攻击,当时盟军在这两海滩之间尚有数千米的空隙,德军的这一反击正打在盟军的要害,将会给盟军带来不小困难。正当第21装甲师在行进间,盟军的500架运输机正从头顶飞过,为英军第6空降师运送后续部队和补给,而费希丁格误认为盟军空降伞兵正是要前后夹击己部,惊慌失措不战自乱,放弃反击匆忙后撤。除此之外德军在D日就再没什么反击了。 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了。 6月7日,希特勒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隆美尔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但面对严峻局势,他不得不把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定为先阻止盟军将五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再确保卡昂和瑟堡。可惜这支装甲部队从100~200公里外赶来,一路上在盟军猛烈空袭下,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即使零星部队到达海滩,也在盟军军舰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再没了往日的威风。就这样6月7日整个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
编辑本段登陆之后
在盟军登陆后,在七天里共登陆士兵32.6万,物资10.4万吨,并继续向欧洲大陆运送更多的人员、物资、装备和补给,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编辑本段作战简评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是战略性的战役,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盟军登陆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成功组织了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响。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诺曼底的墓地
二、掌握绝对制空、制海权。这是登陆成功的重要原因。盟军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在登陆前空军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盟军并凭借绝对优势海空军,保障了登陆部队在航渡中的安全。在登陆前后,盟国空军对战区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了严密的空中封锁,使德军为数不多的增援部队也无法及时成建制投入反击。在登陆部队突击上陆的关键时刻,海空军更是给予了极为有力的火力支援,尤其在奥马哈海滩,完全依靠海空军火力支援才取得了成功。三、充足的物资准备和周密的侦察保障。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而且参战部队多,装备全,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在登陆后,也保障了不间断的后期补给。尤其是创造性的人工港和海底输油管线,更是在保障部队和物资的顺利上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在侦察保障中,一面作为战略欺骗对加莱地区组织了侦察,一面对诺曼底地区进行了大量水文、气象、地质侦察,为选择具体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还通过空中侦察基本获得了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为战役的实施起了重要作用。四、逼真的战前训练。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以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训练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五、恶劣天气的影响。天气是登陆作战中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盟军不仅将登陆时间由6月5日推迟到6月6日,而且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但也正是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尽管盟军登陆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战斗中也暴露不少问题。如虽掌握绝对海空优势,又在敌兵力薄弱的次要防御方向登陆,却因组织指挥不得力,部队攻击力不够锐利,使得建立登陆场的速度太慢,平均每日仅1.8——2.7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役进程。又如侦察工作还不够及时周密,特别是未能迅速查明德军精锐的第352步兵师的去向,使得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的美军遭到顽强抵抗,蒙受巨大的人员伤亡。再如空军兵力使用不当,造成了兵力兵器的严重浪费。在6月6日登陆前的航空火力准备中,出动2500架次重轰炸机,投弹1万吨,这种从高空轰炸小型、点状的海岸防御工事,效果很不理想。在7月7日对卡昂的轰炸中,对面积约3.5平方公里地区集中投弹达2500吨,如此猛烈的轰炸所造成的大片废墟瓦砾甚至严重阻碍己方地面部队的推进。
编辑本段德军失败原因
在战略上,兵力因受到多方牵制而不得不分散。德国在1944年6月的兵力部署是在苏联为179个师又5个旅,在北欧的挪威瑞典为13个师,在意大利为21个师,南斯拉夫为25个师,希腊为12个师,匈牙利为4个师。而在大西洋沿岸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共60个师,约占其总兵力的18%,在这60个师中,部署在加莱有23个师,在盟军登陆的诺曼底仅为6个师又3个团,约占其总兵力的2%。虽然德军在盟军登陆后陆续由各地调集了21个师进行增援,但由于盟国空军的空中封锁,这些援兵大都不成建制的零星投入作战,无法组织起有力的反击。而在同一时期里,盟军在43天中从诺曼底上陆共9个军39个师约165万人,(在39个师中从国别上是美国20个师,英国14个师,加拿大3个师,自由法国和波兰各1个师;从种类上是24个步兵师,11个装甲师,4个空降师),物资约66万吨,坦克约4000辆,各种机动车辆约20万辆。诺曼底登陆
在战术上,指挥不统一,德军战役司令无权指挥海军和空军,也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三军协同抗登陆。即便在陆军中,也没有统一的抗登陆方针,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与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存在严重分歧,前者主张将主力配置在战役纵深,以坚决的反击来抗击登陆;后者主张凭借坚固的海滩防御工事,歼敌于滩头。这一分歧,导致了德军在法国的4个装甲师既未配置在战役纵深,也未部署在沿海地区,严重削弱了德军本已不强的防御力量,再加上德军战略预备队装甲师的指挥权又在德军统帅部,而且命令由于盟军的电子干扰和空袭,上传下达也不畅通,错过了最佳的反击时机。海空力量过于薄弱,实力太过相差悬殊。作为抗登陆的重要力量,德军海空军实在太弱,其空军既要在广阔的苏德战场上作战,又要对付盟军对德国本土的战略轰炸,能用于诺曼底的航空兵力少得可怜,德军竭尽全力从各地抽调飞机,也不过区区400架,要迎战盟军的13000架,相差三十倍之多!怎有取胜的可能?德国空军在6月6日后的一周里出动1683架次,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却仅及盟军一次直接航空火力准备所出动的2500架次的67%,只相当于盟军一周总出动架次的6%,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只能进行一些骚扰性的空袭,只不过显示一下德国空军还在战斗罢了。海军方面,德国海军的发展本来就不平衡,只注重发展潜艇,忽视大型水面舰艇,再经过几年战争的消耗,到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
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所剩无几,只能以潜艇和小型舰艇进行抗登陆。6月6日后,德军先后出动41艘潜艇,但在盟国强大反潜兵力阻截下,损失了6艘潜艇,只有13艘潜艇进入英吉利海峡,取得击沉坦克登陆舰、护卫舰、驱逐舰各一艘的战绩。德军小型舰艇也多次出动,以损失2艘驱逐舰、1艘扫雷舰、9艘鱼雷艇、1艘巡逻艇;被击伤5艘鱼雷艇、2艘扫雷艇的代价,击沉盟军1艘驱逐舰、5艘坦克登陆舰、3艘人员登陆艇、5艘运输船。尽管德国海空军竭尽全力,但实在是实力相差太悬殊,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编辑本段时间表
•6月5日/6日-美国第82空降师(底特律行动)和第101空降师(芝加哥行动)以及英国第6空降师(汤加行动)空降•6月6日- D日抢滩登陆(霸王行动或大君主行动)•6月25日至29日-埃普索姆行动,进攻卡昂西部,被德军击退•7月7日-占领卡昂•7月17日-加拿大皇家空军喷火式战斗机扫射击中隆美尔的汽车,令他受重伤•7月18日至20日-古德伍德行动开始•8月3日至9日-总计行动,一个俘获德军装甲部队的陷阱,开始•8月16日-龙骑兵行动,一个登陆法国里维埃拉的美法联军行动,开始•8月25日-盟军攻占巴黎
达妮埃拉·汉图楚娃的历年战绩
1998年—首次参加职业生涯的ITF巡回赛。
1999年—在首次参加巡回赛正赛,止步第一轮(作为外卡球员);一次折戟巡回赛资格赛;ITF巡回赛两个打冠军和一个双打冠军。
2000年—两次四分之一决赛斯特拉斯堡公开赛和卢森堡站(连续击败世界第七陶兹亚特,首次击败世界前十球员);折戟澳网温网和美网资格赛,赢得一个ITF巡回赛单打冠军。
2001年—首次年终排名进入前一百,世界第三十八位;两次半决赛俄克拉荷马公开赛(击败世界第十的科泽尔,第二次击败世界前十球员,负于卡普里亚蒂)和伯明翰站(负于奥雷曼斯);在巴塞尔莱比锡苏黎世公开赛进入四分之一决赛,首次参加四大满贯正赛,最好战绩是法网和温网第二轮;二月二十六日首次进入世界前一百(俄克拉荷马公开赛后,从108位上升至86位),八月二十号首次进入世界前五十(从54上升到50);温网上首次赢得混合双打冠军(和弗里德尔搭档)。
2003年—连续三次进入大满贯四分之一决赛在澳网负于大威廉姆斯;一月二十七号成为第一个排名世界第五的斯洛伐克女队员(从第八上升至第五);一次半决赛安特卫普公开赛(负于大威廉姆斯);有一个六次四分之一决赛悉尼站巴黎室内赛查尔斯顿站阿米莉亚岛站柏林站伊斯特本站;在其他三个大满贯赛事惨败法网第二轮(第三盘1-5落后,反弹打到6-5但仍以6(2)7 64 79负于哈克莱罗德)温网第二轮(第三盘5-2领先并握有三个赛点但以6-0 4-6 10-12负于浅越忍)和美网第三轮(负于塔娜苏干)。
2004年—赛季突出表现:伊斯特本站亚军(半决赛打败世界第四毛瑞斯莫第九次击败世界前十,决赛负于库兹涅佐娃);赛季又三次硬的背靠背的比赛,泛太平洋赛四分之一决赛纽黑文站法网第三轮(第三盘7-6领先并握有赛点负于施奈德);六月七号跌倒世界第四十五位(自2001年9月以来最低),年终上升到三十一位;代表斯洛伐克打进霍普曼杯决赛(搭档库赛拉);由于呼吸道感染退出巴黎室内赛和伯明翰站。
2005年—又一次年终排名前二十;一次亚军;洛杉矶站(负于克里斯特尔斯);三次半决赛多哈站(负于莎拉波娃)辛辛那提大师赛(负于森上亚希子)波斯奇网球大奖赛(负于达文波特);六次四分之一决赛泛太平洋赛迪拜站西部银行公开赛纽黑文站卢森堡站林茨站;三次击败世界前十迪拜站(世界第八莫里克)洛杉矶站(世界第八德门蒂耶娃)波斯奇网球大奖赛(施奈德);8月29日重返世界前二十(纽黑文站后二十位上升至十九位,2004年1月以来首次首次进入前二十);法网(搭档山托罗)和美网(搭档布帕蒂)两个混双冠军;公开赛以来第二个(第一个纳夫拉蒂洛娃)和在网球历史上第四个(还有考特和金)夺得大满贯混双冠军的女选手;帮助斯洛伐克夺得霍夫曼杯赛冠军(搭档赫巴蒂)。
2006年—又一次年终排名前二十;一次亚军苏黎世公开赛(决赛负于莎拉波娃);一次半决赛奥克兰公开赛(负于兹沃纳列娃);两次四分之一决赛悉尼站和斯图加特站;四次打败世界前十球员悉尼站(世界第七施奈德)斯图加特站(世界第十萨芬娜)和苏黎世公开赛(世界第八施奈德,世界第四库兹涅佐娃);最好的大满贯成绩澳网第四轮(战三盘打败小威廉姆斯,十二次对阵威廉姆斯姐妹的首胜,负于莎拉波娃);法网(负于克里斯特尔斯)和温网(负于海宁);6月12日重返职业生涯最高的双打世界第五(法网决赛(搭档杉山爱)后从十一位上升至第五位)。
2007年—第二次年终排名前十;赛季突出表现:夺得巡回赛第二个和第三个单打冠军在印第安威尔斯大师赛(决赛击败库兹涅佐娃,2002年也是在这个赛事上夺得第一个单打冠军)和林茨站(决赛击败施奈德);两次亚军巴黎站(决赛负于达文波特)和卢森堡站(第一盘6-3获胜,第二盘3-0领先但以63 46 46负于伊万诺维奇);五次半决赛多哈站(负于查克维塔泽)罗马站(负于库兹涅佐娃,在第三十四次职业生涯红土赛事首次进入半决赛)荷兰奥迪纳站(负于查克维塔泽)西部银行公开赛(负于查克维塔泽)迪拜站(负于毛瑞斯莫)阿米莉亚岛站(负于巴默尔)和伯明翰站(负于巴托丽)常规赛五次击败世界前十球员多哈站(世界第六辛吉斯)安威尔斯大师赛(世界第六辛吉斯,世界第四库兹涅佐娃)第二次取得WTA年终总决赛参赛资格,折戟小组赛(小组赛一胜两负,击败世界第三库兹涅佐娃,赛季第六次击败世界前十球员,职业生涯第二十二次;首次击败一个世界前三球员,之前最好的战绩是三次击败世界前三球员);大满贯最好的战绩澳网第四轮(负于克里斯蒂斯)和温网第四轮(负于小小威廉姆斯);赛季获得超过五百万美元的奖金,第一个斯洛伐克女球员取得这样的成就。
2009年–另一个排名进入前30位的赛季;在华沙进入半决赛(负于多哥鲁);6次进入八强,分别在蓬特维达海滩,斯海尔托亨博斯,斯坦福,辛辛那提,首尔和卢森堡;3次进入第四轮(包括温网和美网),两次进入第三轮(包括澳网),九次进入第二轮;三次首轮失利(包括法网)。
2010年–在过去九年中第八次排名进入前30位;获得蒙特雷站亚军(负于帕夫柳琴科娃);三次进入四强,分别在查尔斯顿(负于斯托瑟),圣地亚哥(负于A-拉德万斯卡)和巴厘(负于克里巴诺娃);两次进入八强,分别在布里斯班和林茨;两次进入第四轮(包括法网),三次进入第三轮(包括澳网和美网),七次进入第二轮(包括温网);六次首轮失利;在东京泛太平洋站因右肩受伤退赛。
2011年–另一个排名前30的赛季;在芭提雅赢得个人第四座单打冠军(击败埃拉尼);伯明翰亚军(负于利斯基);两次进入半决赛,分别是斯特拉斯堡(负于佩特科维奇)、伊斯特本(由于左腹拉伤负于科维托娃);六次打进8强,分别在多哈,卡尔斯巴德,辛辛那提,魁北克城,林茨和巴厘;一次第四轮(法网);四次第三轮(包括温网);六次进入第二轮;五次在第一轮输球(包括澳网和美网);赢得一个双打冠军(迈阿密)。
2012年–接近排名前30的赛季(年终排名第32位);从一月份到三月份,取得18胜8负的成绩,在芭提雅成功卫冕冠军,拿下个人第五座单打冠军(击败基里连科);布里斯班站亚军(负于卡内皮);两次打进8强,分别实在悉尼和迪拜;在其他四项赛事中,两次打进第三轮(包括澳网),一次打进第二轮,一次止步首轮;由于左脚踝受伤,缺席整个红土赛季(退出斯图加特,马德里,罗马,布鲁塞尔和法网);从六月到赛季结束,取得7胜16负的成绩,最好成绩是在卢森堡打进半决赛(负于尼姑莱斯库);在其他13站比赛中,一次打进第三轮(奥运会),两次打进第二轮,十一次止步首轮(包括温网和美网);在索菲亚年终比赛小组赛中0胜3负。
2013年-以33名的年终排名结束2013赛季,赛季初布里斯班以46 61 75逆转艾拉尼,生涯第32战胜世界前十,并在这站比赛最终打进8强;澳网首轮负于詹咏然;随后持外卡欲卫冕芭提雅公开赛,无奈因各种场外因素于第二盘2-6 0-3退赛,即时排名跌出50位;并在北非赛首轮不敌普楚科娃后,职业排名跌至赛季新低的75名;随后马德里强制赛战胜斯蒂芬斯与科维托娃进入十六强,取得赛季红土首胜;法网不敌扬科维奇首轮游,但是在伯明翰站以非种子身份连胜6场取得职业生涯第6冠,也是草地首冠,并取得职业生涯500胜;温网不敌库卡洛娃再次首轮游;进入北美硬地赛季,在卡尔斯巴德首轮6-0 6-0战胜小主人帕斯泽克,送出职业生涯首次双蛋;并在北美赛季与辛吉斯合作搭档双打,一时风光无俩,无奈签运+实力有限,没有获得过于瞩目成绩,在美网双打首轮不敌头号种子埃拉尼文奇后,两人选择终止合作。进入美网,首轮7-5 6-2力克外卡选手玛利亚桑切斯,也终止了尴尬的大满贯6连败,次轮6-2 6-3淘汰首轮击败前冠军斯托瑟的资格赛选手杜瓦尔,第三轮挽救四个赛点以3-6 7-5 7-6逆转以色列资格赛选手格鲁什科,第四轮6-3 5-7 6-2力克外卡选手里斯克,时隔11年重新杀入美网八强,QF以2-6 3-6不敌最后亚军阿扎伦卡,结束美网神奇之旅,随后亚洲赛季,东京赛中网首轮分别不敌佩内塔李娜,双双一轮游;进入最后的欧洲室内赛季,林茨首轮不敌意大利怪球手科纳普;然后在收官战莫斯科站的比赛上,闯入八强不敌帕夫柳琴科娃,结束2013赛季。